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 近日,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主任李丽、儿科医生张慧敏踏上新疆和田的土地,进行为期10天的“小组团援疆”工作。该项目是北京地坛医院援疆医生刘华放申报的援疆柔性引才项目,在北京地坛医院党委统筹下,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北京)、北京地坛医院“妇幼临床能力提升工作团队”实施,专家团队由来自妇产科、儿科、医学影像中心、检验中心等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从定向支援到专项援助,以技术填补医疗空白,让医者使命扎根边疆民生土壤…
  • 最好的医患情谊从不是单向的救治而是你需要时我恰好带着温暖陪你把难走的路慢慢变成光的方向2025年9月11日中午,红丝带之家办公室的志愿者们正在用餐,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平静。电话那头,个案管理师廖老师语气焦急:“今天有志愿者值班吗?我这里有一位新患者,状态很不好,需要陪伴检查。”志愿者路老师立即放下吃了一半的午饭,迅速赶往个管室。当她赶到时,只见一个高大的年轻人伏在桌上,显得十分虚弱。志愿者轻声询问…
  • “帮扶的意义,就是成为一颗火种,点燃本土团队的信心,照亮患者前行的路,让健康与希望,像漫山的索玛花一样,在大凉山的春天里,永远生生不息。” 6月,我们刊登了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个案管理师史君洁的越西帮扶故事,她在帮扶手札中这样写道。2025年2月,肩负着北京市卫健委派驻的使命,史君洁启程前往凉山州越西县人民医院,接力开启驻点支援任务。初到大凉山,她便一头扎进艾滋病防治一线,而与7岁HIV患儿“小星星”的相…
  • ICU不应该是一个冰冷的、充满了机器报警声的、无情的“鬼门关”。在ICU,时刻上演着生死时速,也充满了关爱与希望。 ——北京地坛医院 ICU 孙瑶医生朋友圈里医生护士们都在发些什么?最近小编发现ICU的同事们都在齐刷刷地“晒徽章”嗯......经过小编“周密”分析这些徽章全部出自一位“神秘患者”之手!就在前不久地坛医院ICU的医护们为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成功撤下ECMO!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对于年仅31岁的患者小李(化名)…
  • 2024年5月,刘华放积极响应国家援疆号召,跨越3800公里奔赴和田地区妇幼保健院,开启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如今,一年之期过去了,刘华放的选择是:坚守在和田地区,继续进行医疗援助工作,以医者仁心在祖国边陲浇灌出绚丽之花。“这里的患者需要我,我会继续把医疗帮扶做扎实。”在妇产科诊疗一线,无论是日常门诊接诊、复杂手术操刀,还是疑难病例研讨,他都全力以赴,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开展学术讲座,…
  • “实在不好意思!我这儿有个着急的手术要做,最多20分钟!”记者初见李坪,是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地坛医院”)门诊楼2层内镜室走廊尽头,一身手术服装扮的消化内科主任李坪一路小跑着离开,背影给人一种心安的感觉。采访本来约在下午3时开始,但在医院里,你永远预测不到时间的变数。让“血液”江河顺利流入海洋 “提到静脉曲张,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人体部位可能是下肢,但有一种静…
  • 深夜的急诊室,灯光通明。一位28岁的年轻女性小玲(化名)捂着肚子独自一人踉跄而入面色苍白额头上布满了冷汗她告诉值班医护人员自己当天吃了些冰箱里的食物后开始腹痛以为是“吃坏了肚子”疼痛越来越剧烈才在家属的电话催促下紧急来院更关键的信息是:她已停经43天!初诊即亮“红灯”“停经43天?”经验丰富的急诊医护人员立刻察觉异常,这绝非简单的肠胃炎!快速检查显示,小玲的脉搏急促,血压正在下降!这是休克的征兆。开放静脉…
  • 巍巍太行,镌刻着一段战天斗地的壮丽史诗;悠悠地坛,流淌着守护生命的赤诚初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强化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7月1日,北京地坛医院党委倾情打造的原创舞台剧《“医”路开渠映红心》上演。整场舞台剧由医院职工自编、自导、自演,分为四幕、十二场,融合话剧表演、舞蹈、歌曲、宣讲、朗诵等多样化表演形式,既带领大家一起重温红旗渠精神,又引导党员干部职工从中学思悟践…
  • “帮扶的意义,就是成为一颗火种——点燃本土团队的信心,照亮患者前行的路。”2025年2月,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个案管理师史君洁启程前往越西县人民医院,接力完成驻点支援任务。90多天过去了,她在笔记里写下这样的感慨。在越西县人民医院,史君洁的时间被忙碌所填满。她搭建了一个为艾滋病患者的“暖心驿站”,还真正践行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既帮助学员们快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专业人员,在比赛中崭露头角…
  • 京顺东街8号的故事身为助产士我深知新生命诞生的那一刻所带来的巨大幸福这也是我热爱这份职业的根源凭借专业技能引导患者顺利分娩时那种神圣感油然而生!——北京地坛医院 产房副主任护师 郭颖 如今,医疗技术在发展,分娩人数有所变化,护理服务也在不断改善,这对助产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更要注重服务质量,而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体现在沟通和宣教上。助产士日记壹 二胎妈妈的学习误区前几天,我访视了一位二胎妈…
  • 重症心力衰竭一直被视为"心脏病中的癌症",当药物治疗无效且患者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时,往往意味着治疗陷入绝境。二尖瓣反流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传统外科手术是治疗重度二尖瓣反流的主要方式。当一位高龄患者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几乎丧失了手术机会。近日,北京地坛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凭借前沿的介入技术和多学科协作模式,再次成功为一位被判定为"无治疗希望"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了创新性介入治疗,创造了生命奇迹。高龄…
  • 5月25日,北京地坛医院梁洪远再度援疆归来。院党委书记潘峰等领导和同事早早等候在机场。“辛苦了!欢迎回家!”一声声问候中,这位“过五关斩六将”的援疆专家,用笑容回应着这份跨越山海的牵挂。2024年5月21日,梁洪远时隔十年后,再度踏上援疆之路。十年前,他以感染学科青年医师的身份首次参与援疆;十年后,他挂职和田地区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科主任,带着“输血更造血”的使命,带领团队建立起集门诊、病房、关爱为一体的艾滋病…
  • 地坛这“医”刻您是否曾因担心检查痛苦而对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望而却步?您是否曾因普通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难以看清心脏细节而忐忑不安?现在,一项更精准、更舒适的心脏检查技术——无痛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为您带来全新体验!近日,北京地坛医院实施院内首例无痛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让心脏检查不再是“艰难挑战”,而是一次安心、舒适的健康之旅。胡阿姨的心脏检查顾虑胡阿姨今年67岁了,患有房颤。她曾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发…
  • 近日,北京地坛医院顺义院区手术室内完成一例具有重要意义的肛瘘手术。这场由多学科专家联袂完成的手术,不仅标志着顺义院区普外科肛肠疾病临床诊疗能力的提升,更意味着顺义、平谷、密云等周边地区的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疗服务。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求医路"感谢黄容海主任医师团队给了我新生!"手捧着连夜书写的感谢信,年轻的肛瘘患者李先生(化名)眼眶泛红。在北京地坛医院顺义院区手术室的无影灯下,这位饱受肛…
  • 结石发作,痛如刀绞!有人疼到彻夜难眠,辗转求医却被拒之门外;有人高热血尿,绝望之际“救命通道”;有人奔赴数十公里,紧急来到北京地坛医院泌尿外科“解痛“!这里,24小时急诊碎石绿色通道为生命亮起“绿灯”——高龄老人、复杂病史患者、突发结石急症的年轻人......地坛泌外团队以其专业与高效的救治,解除结石患者疾病困扰,成为他们绝境中的希望之光。“疼得整晚睡不着觉,差点以为要熬不过去了!”74 岁的刘叔叔(化名)提起就…
  • -点击视频,感受生死时速-在急诊工作中,有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往往暗藏致命风险。近日,北京地坛医院急诊团队接诊了一位因"服药后喉咙痛"就诊的患者,病情在短时间内急转直下。医护人员凭借多年经验,快速判断,确诊为凶险的急性会厌炎。医生介绍,急性会厌炎起病突然、发病迅速,可快速导致急性窒息,死亡率很高,儿童及成人皆可出现。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再次提醒我们:对某些特殊症状保持…
  • 见字如面在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第九个年头,刘阿姨(化名)多了一些特殊的“家人”——国际医疗部的段雪飞主任和她带领的医护团队。九年来,刘阿姨多次在与死神搏斗的生死边缘,但医护人员始终坚守、精准施治,一次次驱散阴霾,让希望之光重新照进刘阿姨的世界。这份生死守护,家属看在眼里,写下了千字感谢信,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医护人员九年如一日救治的深重情意。九年生死考验 医者仁心铸就生命防线2016年,患者刘阿姨因肝硬化入院…
  • 新春佳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但在地坛医院有这样一群人,昼夜不停坚守“医”线、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用一颗炽热的心,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传递这关爱与温暖,让更多的人过上一个平安、健康的春节。春节假期里,地坛医院急诊科抢救室留观室依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为患者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温情”是患者病情稳定,是病人及家属脸上的笑容,更是24小时“不打烊”的守护。配药、输液、换药………
  • 2024年1月6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北京地坛医院徐州医院(徐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正式挂牌,全国唯一一个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运营。一年来,项目建设全面落实政府“真支持”、地坛“真心干”、七院“真配合”,从综合管理、学科发展、技术引进、人才培养、基础建设等方面综合施策,取得了明显的提升。提优赋能 大力推动优势学科发展作为老牌传染病医院,徐州医院肝病科一直是特色学科,如何做到优势学科的提优赋…
  • 见字如面谁能想到写感谢信的赛道,也开始“卷”起来了!最近,地坛医院普外科赫嵘医生又双叒叕收到了一封来自患者家属的感谢信,而起因竟是因为前不久在地坛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上,作者看到此前发表过的另一封感谢信。“那封信文笔极佳,情真意切,令我几欲落泪,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都自惭写不出那么令人动容的文字……”不禁让人惊呼:不是,这也要“卷”?!在品读那封感谢信之后,我们的心灵深受触动,恍如穿越时空隧道,见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