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

护理园地

提前吃感冒药能预防感冒吗?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5-09-04 点击量:

   提前吃感冒药能不能预防感冒呢?今天我们详细地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知道感冒分为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由多种病毒引起,如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会有头痛、乏力、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发热少见,症状相对较轻。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症状较普通感冒严重,其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少数患者可能并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而目前,大部分的西药抗感冒药物仅能够进行对症治疗,主要用于缓解感冒症状,而非预防感冒的发生。(是治标不治本,对人体也有副作用)常见感冒药药物成分主要作用包括:解热镇痛、抗组胺、收缩血管、止咳等。

   ①解热镇痛药物  临床中将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作为典型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能有效缓解疼痛和发热;布洛芬(芬必得)其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保泰松或对乙酰氨基酚强;咖啡因可以加强解热镇痛药的疗效,同时减弱服用某些感冒药时的嗜睡症状。

   ②抗组胺药物  有助于消除或者减轻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具有抗过敏的作用,但能引起嗜睡(打瞌睡),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感冒药,吃了发困的原因。但此成分在很多感冒药中不能去掉,因为大多数感冒药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其对某些人有过敏反应,所以必须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来抗过敏。一些吃了瞌睡症状不明显的药是用了像盐酸苯海拉明之类的抗过敏成分代替了马来酸氯苯那敏。

   ③止咳类药物  专门用于改善咳嗽,喉咙不舒服。有黏液溶解剂,如羧甲司坦、乙酰半胱氨酸等,能分解痰液中黏蛋白,迅速降低痰的黏稠度,同时还能增加痰中的黏液纤维,润滑支气管内壁;氢溴酸右美沙芬和愈创甘油醚,能抑制咳嗽中枢,具有止咳作用。

   ④血管收缩药物  如:盐酸伪麻黄碱,具有收缩上呼吸道血管,能较好地减轻上呼吸道黏膜的充血现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减轻鼻塞症状的作用,很多号称专治鼻塞的药,其实就是加入了此成份,例如新康泰克。

   此外还有许多人会提前服用抗生素,要知道,提前吃抗生素并不能预防感冒。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而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通常没有预防作用。此外,随意使用抗生素还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并且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以上药物,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并不能预防感冒,提前服用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能会造成患者对部分药物产生耐药性。

   当然,除了上述药物,还有一些药物提前服用是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的。比如,中药对于感冒就有很好的疗效。中药通常强调整体调理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如扶正祛邪、调和气血等,一些中药方剂或单味中药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效果因人而异,而且很少产生耐药性。以下是一些常用于预防感冒的中药:

   ①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预防感冒有一定作用,但效果并不十分明确。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一些研究显示它可能对某些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目前对于板蓝根预防感冒的确切效果还存在争议。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度依赖板蓝根来预防感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免疫力更为重要。

   ②黄芪:能补气固表,增强机体免疫力。

   ③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④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有益气固表的作用。

   一般情况的感冒,可以使用一些中药、中成药,不过吃药前一定要先区分风寒、风热。提前吃感冒冲剂一般不能有效预防感冒,感冒冲剂主要是用于缓解感冒症状,而非预防感冒的发生。所以,即使是中药,如果服用得不对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除了中药,近些年还有一些针对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对目前流行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均具有着较高的敏感性。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患者,尽早给予经验性抗流感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缩短住院时间。所以当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者)进行暴露后紧急临时药物预防,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上述药物作为紧急预防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抗病毒药物不能代替流感疫苗在预防流感中的作用,仅是未接种流感疫苗或接种流感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高危人群暴露后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 

   希望通过笔者的介绍,现在你已经了解了提前预防感冒应该如何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