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

工作动态

ECMO 撤机后 这个小伙儿用专属徽章给医生 "颁奖"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5-09-18 点击量:
ICU不应该是一个冰冷的、充满了机器报警声的、无情的“鬼门关”。在ICU,时刻上演着生死时速,也充满了关爱与希望。

          ——北京地坛医院 ICU 孙瑶医生


朋友圈里

医生护士们都在发些什么?

最近小编发现

ICU的同事们都在齐刷刷地“晒徽章”

嗯......

经过小编“周密”分析

这些徽章

全部出自一位“神秘患者”之手!


就在前不久

地坛医院ICU的医护们

为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

成功撤下ECMO!


从“鬼门关”走了一趟

对于年仅31岁的患者小李(化名)来说

无疑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生命考验


而他最想感谢的

就是连日来和死神抢人的ICU医护们

“不如用一枚枚定制的专属徽章”

“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吧”

这个想法就这样诞生了


  对于孙瑶而言,这枚满含心意的徽章,不仅是患者的感谢,更像一束微光,让她在忙碌的值守中,再次清晰触摸到身为医生的责任,也真切感受到这份职业带给她的价值温度。

以下,是孙瑶的自述。

  31岁的小李(化名)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因为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不久前,来到地坛医院进行治疗。经过肺CT检查及痰菌检查后,他被诊断为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根据丰富的救治经验,我们医院的医生第一时间给予抗感染及经鼻高流量吸氧等处理。但患者肺部病变持续加重,因严重呼吸衰竭转入ICU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

微信图片_20250918160354_副本.jpg

  进入ICU后,以刘景院主任医师、蒲琳主任医师为核心的团队对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循环支持、抗感染等一系列救治措施。但患者肺部病变极重、病情进展快,呼吸机的支持条件极高。同时,我们在插管前就发现患者出现了皮下气肿,这可是个危险信号。

  像小李这样的患者,本身就存在自发性气胸的风险,而卡氏肺孢子菌肺炎这类疾病的特点恰恰也是容易合并气胸,再加上呼吸机像吹气球一样帮助患者呼吸,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的呛咳、人机对抗都容易把患者的脆弱的肺吹破。像这样的患者,一旦出现气胸,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会出现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呼吸机不停地吹气,肺的破口像活瓣一样不停地往胸腔漏气,气胸难以愈合、呼吸机难以脱掉,而呼吸机辅助时间太长,不可避免会合并继发感染,一环扣一环,死亡结局可以预料。面对这样的难题,ICU团队第一时间组织了讨论,决定使用呼吸衰竭的终极支持手段:V-V ECMO(体外膜肺氧合)。

  ECMO是体外生命支持(ECLS)的核心技术,堪称ICU的“终极武器”。 它通过一套管路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来,在体外由一个“人工肺”(膜肺)进行氧合并清除二氧化碳,再由一个泵(人工心)将温暖的血液输回体内,好比是:患者的肺功能几乎完全丧失,ECMO在体外临时搭建了一个“人工肺”,承担全部气体交换任务。它让患者脆弱的心肺得以“休眠”和修复,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我院ICU具有丰富的ECMO救治经验,在新冠疫情中,为许多最危重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2025年8月25日,蒲琳主任医师、张铭副主任医师带领郝京京、尹宁宁、孙瑶医师、石文斌及李晨明护士为患者实施了V-V ECMO安装术。当ECMO运转起来,呼吸机的条件下调后,所有人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安装很顺利,但这并不代表最终的胜利,我们的目标是成功撤机,让患者恢复健康。所以随之而来的ECMO管理更加重要。出血、血栓、感染、溶血甚至脱管,每一个并发症都是对ICU医护团队的挑战。在ICU医护团队24h的精细护理下,患者肺部的病变有了好转的迹象,也没有像之前担心的那样出现气胸。我们尝试停止镇静药物,让患者醒过来。这个年轻的小伙子醒过来后表现出极强的表达的欲望,他想说话,他想喝水,他咬着气管插管难受。在经过充分的评估后,我们决定,拔除患者的气管插管,让患者依靠ECMO的辅助完成自主呼吸的任务。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仅仅依靠ECMO辅助,肺完全不工作,仅仅可以提供最高85%的氧合。而且对于清醒的病人,管路脱出的风险翻倍增加。而一旦实施成功,患者的舒适性会大大提高,肺部继发感染的并发症也会下降。面对风险和获益,ICU医师不惧挑战、迎难而上,在ECMO运行的第3天成功拔除了气管插管,在ECMO运行11天后,成功撤除了ECMO。经过经鼻高流量吸氧、鼻导管吸氧等续惯支持后,患者现在已经可以脱离氧气下床活动了。

1.jpg2.jpg
  9月9日这一天,我接了夜班,像往常一样查房。小李叫住我,神神秘秘地掏出了一个袋子,说:孙医生,你等等,我有个东西要送给你。他掏出了一个又一个精美的小礼盒,打开一个,这个不是你的,又打开一个说,这个也不是,再打开一个,这个也不是,不知道打开了多少个......终于,他说,哈哈这个一定是你的,送给你,感谢你。这是一个圆形的胸牌,印着一个女医生的卡通图片,看着这个长得有点像她的头像,我告诉他:我们是不收礼的,但是你这份心意我一定要收下,你的坚强、你顽强的生命力也感染了我们!我要带着这枚胸针继续救死扶伤下去。

  小李的救治经历也让我们领悟到,ICU不应该是一个冰冷的、充满了机器报警声等无情的“鬼门关”,在ICU,时刻上演着生死时速,也充满了关爱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