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师者育英才!北京地坛医院举行2025年度教学工作总结暨教师节表彰大会
传医者仁心,承师者厚德,守地坛精神,育时代新才。9月8日,在第4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北京地坛医院召开2025年度教学工作总结暨教师节表彰大会。北京地坛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督导专家、各教研室主任、获奖教师、研究生导师、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庆教师节。首都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朱淼、燕京医学院院长杨红、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校长付丽应邀出席。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朱淼首先致辞,她代表学校向医院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对医院在教学工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高度肯定。她强调,地坛医院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医教协同、立德树人,为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和扎实医术的医学人才作出重要贡献。她希望医院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兼具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助力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杨红首先向地坛医院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并向受到表彰的获奖教师表示热烈祝贺。她高度赞扬地坛医院在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应急、医学教育等方面的标杆作用。她回顾了院校合作的丰硕成果,并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地坛医院在学科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培养更多实用型、创新型医学人才。
付丽向医院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并对院校合作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她指出,地坛医院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医药健康产教联合体的重要成员,在临床教学、实习实训、教材建设、师资双向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卫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希望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共同探索和完善育人机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为首都培养更多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杨志云对2025年度医院教学工作作总结报告,全面回顾了一年来医院在教学体系建设、学生培养、师资队伍与课程内涵建设、国家级传染病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医教协同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规划。
在表彰环节中,北京地坛医院党委书记潘峰宣读了2025年度优秀教育教学工作者获奖名单。本次表彰涵盖“优秀教学骨干奖”、“优秀教学秘书奖”、“优秀教研室主任(组长)奖”、“教学新锐奖”及“教学名师奖”五大类别,共有来自全院15个教研室的51名教师获得荣誉,表彰不仅是对个人卓越表现的认可,更是医院教学团队集体智慧与辛勤耕耘的缩影。
院领导及受邀嘉宾分别为获奖者颁奖,会场内掌声阵阵,既是对获奖教师卓越贡献的崇高礼赞,也是对全院尊师重教、崇尚卓越良好氛围的生动诠释。
为督导专家献花一幕迎来全场尤为热烈的掌声,这是对他们一年来在教学督导、师资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辛勤付出的由衷谢意和敬意。
督导专家代表、肝病学科邢卉春老师在发言中回顾了一年来的督导工作。她表示,教学督导不仅是检验与评价,更是陪伴与赋能。她欣喜地看到一大批青年教师在临床带教、课程设计、课堂呈现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勉励大家要始终怀揣对教学的敬畏与热爱,将“地坛精神”内化于每一堂课、每一次师生交流中,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引路人。
导师代表、重症医学科刘景院老师分享了他多年的教学体会。他认为,导师之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育心”。他结合自身指导学生的经历,阐述了如何通过严格的训练与温暖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创新能力和高尚医德,帮助他们完成从医学生到优秀医师的蜕变,并寄语青年教师“以心灵唤醒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
青年教师代表、病理科陈佳敏老师讲述了她从一名临床医生成长为临床教师的心路历程。她感谢医院提供的平台和专家们的悉心指导,表示将把获奖作为新起点,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主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并融入教学实践,努力成为一名不负时代、不负期望的好老师,为医学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地坛医院院长金荣华作总结发言,围绕“范式变革”“能力优先”和“初心不变”三大关键词,对未来医学教育发展提出期望。他指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重塑医学知识与健康系统的底层逻辑,须主动迎变,持续推动教学方式与内容的创新以及交叉融合,加强复合型教学体系建设;他强调,要响应国家要求,以“胜任力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聚焦“大健康”理念,着力培养能解决重大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他谈到,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医学教育者应始终不忘“救死扶伤、守护健康”的初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金荣华与全体教师共勉,号召大家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共同推动地坛医院医学教育迈向更高水平,为健康中国建设培育更多栋梁之才。
大会在激昂的院歌声中圆满落幕。本次会议既是对过去一年教学工作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积极谋划。北京地坛医院将继续坚持“医教协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卓越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地坛力量。